武汉应用科技学校

Wuhan school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www.whyky.com

027-87801636
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来源: | 作者:崔玲 | 发布时间: 2022-04-22 | 11026 次浏览 | 分享到:

陈坚: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逻辑演进和历史启示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202111月,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我们党的一百年历史上,曾经先后在1945年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1981年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两个决议都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对推进和引领党的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次全会通过的《决议》,可以说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这个《决议》同党作出的前两个历史决议一样,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如何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角度去理解、把握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今天,我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逻辑演进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从逻辑演进、共同特点和历史启示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梳理。

  中国人对历史有着很深的情怀,对历史有一种独特的感情。无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把历史作为今天和未来的借鉴,从历史中吸取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先后多次对自己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对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讲的“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共产党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在经验中吸取教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也是我们事业能够取得重大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一、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逻辑演进

  (一)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1945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这是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

  1.制定的历史背景

   1921-1935年,我们党在幼年时期曾受“左”倾或右倾思想的统治和影响,特别是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党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种危害性集中体现在193410月,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始艰苦卓绝的长征,给党的革命事业带来巨大冲击,严重削弱了党的力量。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内的统治地位,但并没有来得及从思想上进行清算。直到10年后的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才完成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任务。

  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给党造成重大影响的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作为“左”倾错误思想的代表性人物,王明在历史上两次对党的事业产生巨大危害。

  第一次是19311月到19351月,19293月王明从莫斯科回来,通过各种关系进入中央领导层,从此之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尽管王明后来离开上海去了莫斯科,但是他的这些错误思想在党内一直占据领导地位,由此导致中央苏区工作带来一些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到19351月遵义会议召开,王明的“左”倾错误思想才得以被清除。

  第二次是1937年到1940年,193711月王明再次从莫斯科回来,此后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转变为对国民党“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片面强调“一切依靠统一战线,一切为了统一战线”,忽视了对群众的积极发动和党的独立自主性。

  当时王明由于长期在共产国际,他经常假借共产国际名义,所以他的一些思想在一定时期在党内有一定影响。他早期撰写的“左”倾错误思想代表作《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这本小册子有一定的迷惑性,因此,在延安有一段时期党内很多干部仍然没有认清楚王明教条主义危害和实质。

  王明的两次“左”倾错误,对革命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而且他的错误思想又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因此导致了党的一些干部对一些重大原则性问题看法产生了分歧。长期以往这种错误思想对党的革命事业是极其不利的。

  (1)第一个历史决议酝酿:统一全党思想认识,使党更加团结起来

  从1940年下半年始,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收集、编辑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六大以来的主要文献,形成了历史文献集《六大以来》。

  1940124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第一次比较集中地谈到党的历史上的右倾和“左”倾错误,指出大革命末期的右的错误和苏维埃后期的许多“左”的错误,是由于马列主义没有和实际联系起来。

  1941910日至1022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前,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中共中央先后发出王稼祥同志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和毛泽东同志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随着这些文献的公开,许多人逐渐认识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危害性,以自我批评精神认真检讨了自己历史上所犯的错误,认识到清算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必要性。

  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集中力量领导高级干部整风学习。“一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一方面研究六大以来的决议。”

  19423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学习组上指出,“研究党史上的错误,不应该只恨几个人,如果只恨几个人,那是把历史看成是少数人创造的”。

  194397日至106日及113日至27日,中共中央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十年内战时期和抗战初期王明的错误路线进行严肃批评。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在会上回顾党的历史,并认真做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1944412日,毛泽东同志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处理历史问题,不应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

  至此时,起草一份历史问题决议的时机基本成熟。

  (2)第一个历史决议起草与通过

  194451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任弼时同志为召集人。5月,任弼时同志写成决议草案稿,以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为基础,同时又反映了其后各次会议取得的新认识。此后,毛泽东同志以及党的其他高级干部多次讨论,对决议稿进行多次修改。19454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上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89日,党的七届一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一致通过该决议。

  2.主要内容

  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共有7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明确:党自1921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

  第二部分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历史作出简要阐述。

  第三部分论述从1927年到遵义会议党内的“左”倾、右倾错误,特别对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作出深刻分析,强调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第四、第五部分用较大篇幅论述了党内“左”倾路线错误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的表现及其发展过程、主要内容、社会根源以及给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第六部分强调对于党内历史问题应采取“从团结出发,而又达到团结”的原则。

  第七部分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3.重大意义

  对于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邓小平同志在195712月的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党不在1935年作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为了把全党同志(包括犯错误的同志)团结起来,我们要等待犯错误的同志觉悟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在1935年做结论,这些同志是不会接受的。毛主席的路线是正确路线(正确处理党内历史问题,也是毛主席正确路线内容之一)尚且需要等待,那么并不那么正确的路线,就更不待说了。”

  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统一了全党思想,为全党拥护毛泽东思想作了充分准备,也为党的七大召开,为迎接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思想条件。

  (二)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1981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这是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

  1.制定的历史背景

  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再加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史性的转折,党内外呈现出一派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与警觉的现象。一方面,极“左”思潮依然存在,一些同志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政策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不满与抵触;另一方面,社会上有少数人借拨乱反正之机全盘否定党的历史,夸大党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总的要求。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过去的问题已经结束了,需要作个总结,不走这一步不行。”于是,自197911月起,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并成立起草小组。他明确提出起草历史决议三条总的要求:

  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新中国成立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作出公正的评价;第三,对过去的事情作个基本的总结,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1981324日,邓小平同志到陈云同志住地,商量历史决议起草工作。陈云同志完全同意邓小平同志的意见,同时提出两条建议:一是专门加一篇话,讲讲解放前党的历史,写党的60年。60年一写,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二是建议中央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邓小平同志完全赞成陈云同志的这两条重要意见。

  陈云同志的意见不仅实现了邓小平同志原来关于决议框架的设想,而且解决了决议怎样写好毛泽东思想的难题。

  2.主要内容

  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共有8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二十八年的历史。

  第二至第五部分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历史做了系统总结。

  第六部分阐述了结束“文化大革命”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实现的伟大转折。

  第七部分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特别指出要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第八部分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并从十个方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这部分实质上初步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3.重大意义

  1981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实质上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自此之后,思想包袱甩掉了,改革开放全面开展起来了。

  (三)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1.制定的历史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2021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这是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现在,距离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发展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影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迫切需要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走向未来。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一部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的历史文献,在制定过程中党中央进行了充分谋划和考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亲自听取意见,亲自指导历史决议的起草,并提出总的要求,比如,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此外,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

  2.主要内容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除序言和结束语之外,共有7个部分,3万多字,分量很重。《决议》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党的历史中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3.重大意义

  (1)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决议》概括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这是第一次进行系统的概括。

  第一,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第二,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第三,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第四,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第五,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这五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2)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以上十个方面,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九个必须”到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十个坚持”,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揭示了深刻的历史规律和智慧启迪。

  (3)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与前两个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历史教训、分清历史是非不同,这次主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前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是适用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顺利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基于此,这次《决议》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符合实际,有利于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此外,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

  第二个特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也都有系统总结。基于此,这次《决议》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用较大篇幅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这有利于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4)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三大亮点

  第一,《决议》通篇融汇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第二,《决议》提出“两个确立”,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党中央有核心、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就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互动的复杂条件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乘风破浪不迷航;就能始终把握发展规律,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三,《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5)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主动的把握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刻,党中央决定以一次中央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生动体现:

  第一,充分体现了党牢记初心使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第二,充分体现了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

  第三,充分体现了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二、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共同特点

  (一)形成于重要的历史关头

  第一个历史决议,是在中国全面抗战进入关键时刻、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受到严峻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第二个历史决议,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新政策,面临向何处去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第三个历史决议,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时代形成的。

  (二)发挥着重要历史作用

  第一个历史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促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

  第二个历史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第三个历史决议,让全党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三)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

  历史催生《决议》,《决议》淬炼历史。前两个党的历史决议是我们党围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在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展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第三个党的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历史经验进行全方位总结,这些都是反映我们党“历史进程”和“思想进程”的重要成果。我们党正是通过对历史的总结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从而在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探索新路。

  中国共产党敢于面对历史,勇于承认错误,善于汲取经验,积极开拓未来。敬畏历史是中国人的传统。

  (四)为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提供基本遵循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党的历史仍应以《决议》为基本遵循,坚持党性原则,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分别是在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下起草的,起草工作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正如1981年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指出的:“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所一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曾经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促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毫无疑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必将起到同样的历史作用。

  (五)凝聚了全党共识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均形成于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节点,诞生在全党团结统一的氛围之中,并且都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凝结了党中央和全党的集体智慧。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是世界上其他政党无法做到的。

三、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历史启示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给我们的启示:第一,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成功的政治密码;第二,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前进道路上的挫折;第三,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汲取不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第四,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一致向前看;第五,贯通历史、现在、未来,既接续传统又映照现实、指引实践。

  70多年前,第一个历史决议通过后,毛泽东同志发出号召:“一切同志,要在这个历史决议案下团结起来,像决议案上说的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40年前,第二个历史决议通过后,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决议“真正是达到了我们原来的要求。这对我们统一党内的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当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通过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豪迈的声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全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作为当代共产党员,我们应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在新征程中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